近年來,隨著養殖業的快速發展,養殖業越來越依賴獸藥飼料。獸藥的應用,不僅保障了畜牧業生產,也帶來了獸藥殘留。尤其是部分人濫用獸藥,導致有害物質殘留嚴重,給畜產品的安全帶來很大隱患。殘留的獸藥若一次攝入的量過大,會出現急性中毒反應。如在廣東河源發生的食用含的豬內臟所發生的急性中毒,中毒者出現心律失常、心慌、心悸、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癥狀。若長期接觸有藥物殘留的動物性食品,并在使其體內逐漸蓄積下來,可造成慢性中毒反應。如磺胺類藥物殘留能破壞人的造血系統,造成溶血性貧血癥,粒細胞缺乏癥,血小板減少癥等;氯霉素可以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導致白血病和新生兒灰嬰癥的發生;呋喃唑酮連續長期應用,能引起出血綜合征等。那么如何解決獸藥殘留問題呢?
1、嚴格控制獸藥使用
堅持輔助治療的原則,當需要治療時,在治療過程中做到合理用藥、科學用藥、適量用藥。并規范“藥品注冊”的填寫,包括藥品名稱、給藥方法、劑量、停藥日期等內容。在畜禽養殖全過程中,要定期監測水樣、飼料、畜禽糞便、血樣及相關樣品中的藥物殘留情況,及時掌握用藥情況,采取正確措施,控制藥物殘留。
2、加強監督管理
目前,動物衛生管理部門通常只關注畜禽產品是否有傳染病、寄生蟲病、外觀衛生以及是否注射水等,而對藥物殘留的技術管理手段仍缺乏足夠的技術手段。藥檢部門對違禁藥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管理不嚴,獸藥殘留檢測機構和必要的檢測設備不足,獸藥殘留標準不完善,導致藥品殘留的發生。
3、加強科普宣傳
有關部門要配合媒體做好一些宣傳工作,把獸藥殘留的相關知識、危害性和一些監管信息告訴群眾,讓全社會拉緊消除獸藥殘留的這根弦。獸藥殘留高度隱蔽。消費者無法用肉眼看到或觸摸它們。他們完全處于被動地位。因此,有關部門必須共同把控這個水平,讓大家吃上放心肉。
獸藥殘留檢測儀器可以檢測豬、雞、鴨、羊、牛、牛奶等畜禽肉產品中以及飼料里的獸藥殘留,包括抗生素類殘留、瘦肉精激素類殘留和水產品有毒有害物質的現場快速篩查定及性定量檢測。儀器有多個檢測通道,檢測信息和數據可實時上傳監管平臺,能產生二維碼,通過掃描二維碼可追溯農產品來源及檢測信息,實現檢測溯源一體。
本文地址:http://www.search97.com/gsdt/250.html